李沣科学网博客授权发布乡友王纯忠的《红楼梦》“葳蕤”、“葳葳蕤蕤”辨义
《红楼梦》“葳蕤”“葳葳蕤蕤”辨义
王纯忠
《红楼梦》第26回“蜂腰桥设言传蜜意 潇湘馆春困发幽情”写到:如今且说宝玉打发了贾芸去后,意思懒懒的歪在床上,似有朦胧之态。袭人便走上来,坐在床沿上推他,说道:“怎么又要睡觉?闷的狠,你出去俇俇不是?”宝玉见说,便拉他的手,笑道:“我要出去,只是舍不得你。”袭人笑道:“快起来吧。”一面说一面拉了宝玉起来。宝玉道:“可往那里去呢,怪腻腻烦烦的。”袭人道:“你出去就好了,只管这么葳蕤,越发心里烦腻。”宝玉无精打采的,只得依他,晃出了房门,在迴廊上调弄了一回雀儿……(见红学所校本、冯其庸校本、俞平伯校本)
这是一段关于贾宝玉作为一个锦衣玉食的贵公子“不喜务正”、身处“脂粉队里”日常生活和精神状态的细节描写。袭人劝导他外出活动:“你出去就好了,只管这么葳蕤,越发心里烦腻。”作为不通文墨的一介丫鬟,袭人口中说出的“葳蕤”这个词语,十分令人困惑不解。
“葳蕤”本意是枝叶繁盛、草木茂盛的样子。古典汉语中有①华美貌,艳丽貌:《玉台新咏·古诗<为焦仲卿妻作>》:“妾有绣腰襦,葳蕤自生光。” 《文选·左思<蜀都赋>》:“敷叶葳蕤,落英飘颻。” 张铣注:“葳蕤,花鲜好貌。” 唐刘禹锡 《观舞柘枝》诗之一:“胡服何葳蕤,仙仙登綺墀。”② 柔弱貌: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胭脂》:“葳蕤自守,幸白璧之无瑕;縲絏苦争,喜锦衾之可覆。”清和邦额《夜谭随录·章佖》:“儿家小娘子葳蕤之质,年十六,孤处无依,欲求人家兰玉而伉儷之。”
③萎顿貌: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纷纶葳蕤,堙灭而不称者,不可胜数也。”司马贞《索隐》注曰:“葳蕤,委顿也。”明王錂《春芜记·感叹》:“休得葳蕤低揭,心愁意慵。” 清忧患馀生《邻女语》:“我的父亲何等激昂,难道我就是这样的葳蕤不成?”以上出处例证和注解,似乎都不能契合袭人言语之意。
其实,曹雪芹关于贾宝玉动态神情的这段文字描写,就注解了这个词语的含义:①意思懒懒的歪在床上;②似有朦胧之态;③腻腻烦烦的,心里烦腻;④无精打采的。从动作上讲,慵懒地歪在床上,似睡非睡;从神情上讲,心里百无聊赖、无精打采、意思懒懒的。曹雪芹笔下的人物语言生动鲜活,借助“说话”铺叙故事情节,交代人物情感心态,一人有一人的语言,让读者“闻其声知其人”,读书即可辩人。其中俚语俗字入书,是全书“假语村言”的一个特征体现。《红楼梦》雅言和俗语的使用,使全书语言呈现出一种雅俗兼具、雅俗共赏,雅言更雅、俗言更俗的对比效果,读后深刻难忘。
从俚语俗字入书这个角度考察,袭人话中这个“葳蕤”,应该是胶辽方言“委㒸”的使用。“委㒸”也可以说成“委委㒸㒸”,意思是蜷蜷缩缩(动态)、萎靡不振(神态)。这两个俗词俚语的使用,恰是印证着前文对贾宝玉“怎生个惫懒人物、懵懂顽劣之童”和“迷陷情中、不喜务正”的评写。“委㒸”(或葳㒸)的重叠词在《红楼梦》第33回得到了印证:
原来宝玉会过雨村回来听见了,便知金钏儿含羞赌气自尽,心中早又五内摧伤,进来被王夫人数落教训,也无可回说。见宝钗进来,方得便出来,茫然不知何往,背着手,低头一面感叹一面慢慢走着……不想对面来了一人正往里走,可巧儿撞个满怀。只听那人喝了一声“站住!”宝玉唬了一跳,抬头一看,不是别人却是他父亲,不觉的倒抽了一口气,只得垂手一旁站了。贾政道:“好端端的,你垂头丧气嗐些什么?方才雨村来了要见你,叫你那半天才出来。既出来了,全无一点慷慨挥洒谈吐,仍是葳葳蕤蕤。我看你脸上一团思欲愁闷气色,这会子又咳声叹气。你那些还不足,还不自在?无故这样,却是为何?”宝玉素日虽然口角伶俐,只是此时一心总为金钏儿感伤,恨不得此时也身亡命殒,跟了金钏儿去。如今见了他父亲说这些话,究竟不曾听见,只是怔呵呵的站着。——红学所1982年校本P452页下注释“葳葳蕤蕤”:疲惫不堪,萎靡不振。这里,红学所注解“萎靡不振”是正确的,因为与“葳葳蕤蕤”相对应的词语是“慷慨挥洒谈吐”,前后文中起到注释的词语有“垂头丧气”、“咳声叹气”、“脸上一团思欲愁闷气色”、“怔呵呵的站着”,从动态和神情上讲明了词义。但此注释中“疲惫不堪”并不符合书中对贾宝玉的描写,因为书中主要是体现贾宝玉打不起精神头来,并无因为劳作或者读书导致的“疲惫”。而形容草木茂盛、枝叶繁盛的“葳蕤”这个词语也很少出现叠音词使用的情况。